宇通改寫(xie) 河南“農(nong) ”字麵孔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誌榮:宇通讓我認識到,河南是一個(ge) 蒸蒸日上的工業(ye) 大省。
[核心提示]
作為(wei) 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大省,工業(ye) 曆來被稱為(wei) 河南的“短腿”項目,但宇通的出現,讓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誌榮開始對河南刮目相看,“宇通讓我重新認識了河南,河南正在成為(wei) 工業(ye) 大省。”他說。
宇通集團總裁湯玉祥曾表示,宇通爭(zheng) 取在2008年進入世界客車10強,到2012年,進入客車行業(ye) 世界前5名。作為(wei) 正在發展的河南企業(ye) ,我們(men) 該向宇通學習(xi) 什麽(me) ?
[宇通印象]
葛誌榮:“宇通讓我重新認識了河南”
8月1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河南展廳內(nei) 。
一塊近1米高的大冰塊被3名手持鐵錘的男士砸得粉碎,冰塊玲瓏剔透,冰塊中間鐫刻著一個(ge) 大大的阿拉伯數字“0”。這3名男士分別是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誌榮、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和宇通集團總裁湯玉祥。
之後,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誌榮將《進出口商品免驗證書(shu) 》交給湯玉祥。然後,湯玉祥從(cong) 破碎的冰塊中取出一輛宇通客車車模遞給了葛誌榮,一傳(chuan) 一遞之間,宇通客車拿到了國內(nei) 汽車行業(ye) 的又一項“第一”,成為(wei) 國內(nei) 首家獲得該證書(shu) 的汽車企業(ye) 。
這張證書(shu) 有什麽(me) 意義(yi) ?以至於(yu) 要兩(liang) 位副部級領導同時出席,並且將頒證儀(yi) 式的地點選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 宇通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進出口商品免驗證書(shu) 》由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獲得該證書(shu) 的企業(ye) ,被認為(wei) 代表了中國企業(ye) 的“最高質量水平”,企業(ye) 產(chan) 品出口時就無需經過海關(guan) 檢驗而直接出口。
但獲得該證書(shu) 的企業(ye) 必須過三道“難關(guan) ”:在國際市場上必須有良好的質量信譽;出口檢驗合格率連續3年以上達到百分之百;產(chan) 品質量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十多年來隻有海爾、康佳等約40家家電、服裝類企業(ye) 獲得此證書(shu) 。之前,國內(nei) 很多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也曾提出申請,但最後都因為(wei) 條件不夠被擋在門外,直到宇通的出現。
“我一直都很希望有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能拿到這張出口免驗證書(shu) ,今天我終於(yu) 看到了,宇通實現了中國汽車行業(ye) ‘零的突破’。”葛誌榮微笑著對身旁的湯玉祥說,“沒想到河南還有像宇通這樣優(you) 秀的企業(ye) 。宇通為(wei) 河南的工業(ye) 爭(zheng) 了光啊。”
“之前,我知道河南的農(nong) 業(ye) 做得非常好,像雙匯、三全、華英鴨,全國都很有名,是名副其實的農(nong) 業(ye) 大省。但是,現在我得給我自己更正一點了,河南也是一個(ge) 標準的工業(ye) 省,而且是一個(ge) 蒸蒸日上的工業(ye) 大省!”
[宇通數據]
“每年累計行駛120億(yi) 公裏,搭載45億(yi) 人次”
宇通取得的成就是讓人歎服的。有數據顯示,2005年,整個(ge) 客車行業(ye) 總共出口了6000多輛汽車,宇通一家就有1098台,出口量占到了行業(ye) 的近20%,要知道,國內(nei) 的主要客車生產(chan) 廠家就有30多家。
2005年,國內(nei) 市場上大中型客車銷量中,宇通集團的占有率達22%,連續多年穩居第一。
近幾年,宇通還成功開拓了俄羅斯、伊朗、古巴等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將客車銷往歐洲、美洲、非洲、中東(dong) 、南亞(ya) 的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時間能改變一個(ge) 人,更能改變一個(ge) 企業(ye) 。如果我們(men) 把時光回溯13年,便發現,1993年的宇通不過是個(ge) 默默無聞的小汽車廠,年產(chan) 量隻有700輛,而現在,這個(ge) 數字已經是2萬(wan) 多輛,成為(wei) 亞(ya) 洲生產(chan) 規模最大的客車生產(chan) 基地。
1997年,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為(wei) 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被評為(wei) 2005年“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2006年6月,世界品牌實驗室張榜公布《中國500最具價(jia) 值品牌》,宇通以70.16億(yi) 元的品牌價(jia) 值位居第74位,較去年上升6位。
2006年9月2日,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在鄭州公布“2006中國企業(ye) 500強”,宇通集團成為(wei) 鄭州市唯一入圍企業(ye) 。
而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正在熱播的一條廣告也總會(hui) 讓身為(wei) 河南人的我們(men) 感到自豪,“每年累計行駛120億(yi) 公裏,搭載45億(yi) 人次”的廣告詞已經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什麽(me) 改變了宇通?或者,宇通又是靠什麽(me) 改變了自己?它所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創業(ye) 路上奔波的企業(ye) 又有哪些借鑒意義(yi) ?我們(men) 該向宇通學習(xi) 什麽(me) ?
[宇通目標]
2012年進入世界客車五強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宇通集團海外市場總監秦揚文表示,下一步將通過重點發展自己的支柱產(chan) 業(ye) 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一是做深客車,繼續將客車打造成為(wei) 其最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二是保持工程機械的快速增長,某些技術要在國內(nei) 某些領域占有領先地位;三是汽車零部件研發與(yu) 供應,保證宇通的客車懸架、客車空調在行業(ye) 內(nei) 處於(yu) 領先;四是房地產(chan) ,利用手中的土地儲(chu) 備,爭(zheng) 取在住宅產(chan) 業(ye) 中能有良好的表現。
“我們(men) 已經暗暗定下目標,不僅(jin) 要讓宇通成為(wei) 國際知名的客車品牌,更要讓宇通成為(wei) 國際化企業(ye) ,爭(zheng) 取在2008年進入世界客車10強的行列;到2012年,成為(wei) 中國一流的以商用車為(wei) 主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團,進入客車行業(ye) 世界前五名,實現銷售目標300億(yi) 元。”湯玉祥表示。
[宇通方略]
之一:技術領先
宇通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作為(wei) 企業(ye) ,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隻有成為(wei) 技術領先者,才能成為(wei) 行業(ye) 領導者。
10年來,宇通每年的科技研發和產(chan) 品設計投入都在全年銷售額的4%以上。2005年,宇通的銷售額為(wei) 90多億(yi) 元,這意味著,該年的技術投入就超過了3.6億(yi) 元。“生產(chan) 一代、試製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開發格局開始在宇通形成,成為(wei) 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命脈之關(guan) 鍵。
從(cong) 單一的產(chan) 品類型發展到多層次、各級別的完整產(chan) 品鏈,從(cong) 普檔車為(wei) 主發展到高檔車為(wei) 主,從(cong) 采用外購底盤為(wei) 主到采用自製底盤為(wei) 主,從(cong) 充滿“鄉(xiang) 土氣息”到“豪華、高檔”,從(cong) 悄悄地進入公交行業(ye) 到一舉(ju) 成為(wei) 行業(ye) 佼佼者。
宇通所走過的路也許並沒有複製的意義(yi) ,但回首其成功的道路,仍然有值得我們(men) 借鑒的地方:隻有技術領先,才能行業(ye) 領先。
為(wei) 此,宇通先後設立了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企業(ye) 中唯一一個(ge) 國家級技術中心和首家企業(ye) 博士後流動站,還在德國慕尼黑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並匯聚了目前行業(ye) 內(nei) 最頂尖的技術研發人員,有效地推動了技術快速轉化為(wei) 產(chan) 品的設計和生產(chan) 能力。
之二:管理創新
對企業(ye) 來說,隻有技術創新是解決(jue) 不了問題的。技術創新能夠解決(jue) 問題的基礎,是管理創新能夠實現技術創新的價(jia) 值。沒有管理的創新,技術創新也發揮不了作用。在連續幾年高速發展之後,規模不斷擴大的宇通正在突破管理的瓶頸,即在價(jia) 值導向指引下,積極構建與(yu) 企業(ye) 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管理體(ti) 係,不斷提升公司整個(ge) 團隊的管理水平。
當前,中國客車技術水平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對宇通而言,和國際知名企業(ye) 最大的差距在管理。目前,宇通正在實施“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由本土企業(ye) 向國際化企業(ye) 轉變”的管理轉型,在繼續推行體(ti) 製和技術創新的同時,重點通過在組織、流程、信息化等方麵的管理變革和優(you) 化,提升企業(ye) 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使宇通的各項管理逐步和國際接軌,推動和實現宇通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為(wei) 此,宇通加強了內(nei) 部各方麵的體(ti) 係建設步伐,以價(jia) 值導向貫徹始終,形成支持企業(ye) 長期發展的內(nei) 部管理體(ti) 係,推動企業(ye) 管理轉型和戰略轉型;形成責權利統一的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等。通過多種有效途徑使宇通繼續“外延”擴張的同時,也逐漸修平了內(nei) 部管理之路,構建起了科學的基礎管理體(ti) 係,實現著與(yu) “外延”擴張相適應的“內(nei) 涵”擴張,從(cong) 而使公司真正實現從(cong) “做大”到“做強”的轉變。
之三:“策劃產(chan) 品質量”
很多人關(guan) 心的另外一個(ge) 問題是,宇通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為(wei) 客車行業(ye) 內(nei) 出口車輛最多的企業(ye) ?宇通產(chan) 品質量總監牛波將之歸結為(wei) “策劃產(chan) 品質量”。
他告訴記者,客車出口時,因為(wei) 不同地域的客戶有不同的風俗習(xi) 慣和標準要求,自然環境也不同,幾乎每一筆訂單對質量控製方麵的要求都不相同,這就要求在對目標市場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出口到該地區的產(chan) 品控製進行先期策劃,以滿足不同市場的要求。“不適合那些地方的車,就是他們(men) 要買(mai) 我們(men) 也不能輕易賣。”他說。
記者從(cong) 宇通海外技術部了解到,宇通產(chan) 品出口大致經過以下幾個(ge) 流程:根據出口市場需求劃定車型、定出口產(chan) 品配置,然後製造出樣車,最後根據客戶需要對產(chan) 品進行改進,所以不僅(jin) 產(chan) 品控製需要前期策劃,進入哪些市場、如何進入都需要進行細致的策劃。這樣的流程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有人買(mai) 車、我就賣車”的粗放型出口階段。
“合適的產(chan) 品給合適的人用才能體(ti) 現出產(chan) 品的優(you) 秀品質,也才是合適的營銷,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品質確實是策劃出來的。”牛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