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至6月份,宇通集團累計銷售各類客車共8203台,比去年同期增長2198台,增長幅度36.6%;銷售額25億(yi) 元,同比增長23.6%。其中,海外出口972台,同比增長112%。
數字和利潤增長的背後,有宇通客車每一位員工的辛勤血汗,在質量免驗通過的時候,有兩(liang) 個(ge) 質量專(zhuan) 員引起了宇通質檢最大和最小的執行力度關(guan) 注。
康小紅:今年31歲,鄭州交通學校畢業(ye) ,專(zhuan) 業(ye) 是汽車應用,94年進宇通,康現為(wei) 宇通現場質量專(zhuan) 員;康的愛人周光軍(jun) 現為(wei) 宇通客車古巴市場部的經理。
牛波:山東(dong) 鄆城人,西安工業(ye) 大學畢業(ye) ,現為(wei) 宇通集團負責質量工作的最高"執行官"。
於(yu) 是,就有了宇通最大和最小的對話……
最小與(yu) 最大
康小紅:剛開始參加工作一直幹發動機和底盤的檢驗,我是管外構件的檢驗提升。負責配件進廠的檢驗,進廠的時候隻要包括外構件,跟供應說打交道,督促供應商提升
轉變質量。
跟你打交道的供應商體(ti) 係有多少家?
康小紅:100多家,正式供應商400多家。我們(men) 做過統計,100個(ge) 問題70個(ge) 是外部件的問題,其他的零部件廠家跟不上宇通的節奏。在供應商的管理當中,三方麵決(jue) 定供應商質量,你說他不行,這個(ge) 廠家質量達不到宇通的要求,基本上就被開除掉。別的廠家進來我們(men) 有一個(ge) 保證部,從(cong) 新的廠家進入到宇通,至少到半年。是雙渠道供貨,要不就停產(chan) 了,假如供應商少,那邊整改這邊重新找新的供應商。
也不和廠家見麵?
康小紅:見麵。剛開始可能是打電話、發傳(chuan) 真,但是有些問題表達了可能還不是太清楚,他不是太理解,重視程度不夠,我們(men) 一般要請他的領導,管技術的人到現場幫助分析。
有時產(chan) 生問題原因好幾個(ge) 方麵,如果宇通占10%的責任,就把10%的責任改掉,或是有些操作問題,就對用戶進行培訓,每個(ge) 問題分得很清晰。
有吵起來的?
康小紅:沒有。包括對供應商提起索賠,特別是售後市場通過反饋問題,會(hui) 有出入,誤判了,假如有爭(zheng) 議,雙方再去,進行第三方機構檢測。
最長時間和最短的時間有多長?
康小紅:最長是幾個(ge) 月,最短就幾天,從(cong) 照片或者是其他原因也可以判斷出來。
這類問題,要百分之百的杜絕,宇通和配套廠達成了共識:要有一個(ge) 大幅度的比例下降。每年搞配件質量攻關(guan) ,一年大概項目在七八個(ge) ,和廠家成立攻關(guan) 小組,到去年底解決(jue) 品質達到10%左右,應該是一個(ge) 很大的進步。主要原因是宇通自身要求的太嚴(yan) 了。
跟全球同步?
康小紅:對。原因是多種的,就必須要達到機床加工精度。我和他們(men) 接觸很多,他們(men) 說跟著宇通確實進步了不少,宇通對配套廠的拉動幅度很大,特別是這幾年,一般非常願意跟宇通合作。
剛開始他感覺是在刁難它,時間長了,它的品質確實提升了,宇通沒有反饋問題,其他的廠家基本上就沒反饋。
怎麽(me) 看紅色圓領的體(ti) 恤衫?
康小紅:我認為(wei) 是更好的服務一線。如果工人很多,我們(men) 的工人比較年輕,有一些新的工人他們(men) 看見我們(men) 就好象看到了老師一樣,如果他問一些標準的話比較方便,或者是他幹了一個(ge) 東(dong) 西,讓你幫他看一下行不行。
比如我來解決(jue) 一個(ge) 問題,如果我會(hui) 的話我當時就可以給他說。如果不會(hui) 的話我們(men) 可以通知我們(men) 的人員去給他指導。
進工廠就是紅的,冬天是長袖的?
康小紅:對。辦公室人員發這種白色的,但是領導還讓我們(men) 穿這種紅顏色的,因為(wei) 這特顯眼。穿紅顏色衣服的人,12點以前沒有去吃飯的。
怎麽(me) 理解宇通的質量全球化?
康小紅:我感覺質量標準又嚴(yan) 了,原來的質量一定和歐洲標準接軌。另外用戶的服務上我們(men) 比原來更加提高一些。
在質量工作上與(yu) 你愛人有交流嗎?
康小紅:一般的話我是公事公辦,如果夠不上級別的反饋我會(hui) 跟他聯係處理,如果夠級別,我讓他通過正規的渠道。
你認為(wei) 工作就是這樣?
康小紅:一般工作應該按程序,這是一個(ge) 事物的兩(liang) 個(ge) 方麵。公司那麽(me) 多人,有一個(ge) 原則,就是絕對服務,就是全部服務銷售。銷售在公司定位最高,隻要是銷售公司反饋的東(dong) 西我們(men) 都當成一個(ge) 最重要的事情處理。
不光是我愛人一個(ge) 人,就是其他的海外市場部找我的電話也一樣。一般的售後人員想盡快地給用戶解決(jue) 問題,但又嫌太慢。一般三天就可以了,如果按正規的流程經過三天這個(ge) 事情就關(guan) 閉了,打一個(ge) 電話這個(ge) 事情就一個(ge) 小時就解決(jue) 了,但是最後還要反饋。
海外市場處理流程也經過你們(men) ?
康小紅:對。
這樣的事情是多還是少?
康小紅:這些問題比在國內(nei) 反饋很少,人家對質量的要求比較高。
與(yu) 康小紅對話,明顯覺得與(yu) 她的職業(ye) 敏感非常相同,幹脆麻利,思路清晰,十分解渴。透出免驗背後宇通人的水平。在一個(ge) 企業(ye) 裏,的確需要大批像康一樣的人才,它是中國製造走出國門的棟梁。
最大與(yu) 最小
牛波:山東(dong) 鄆城人,西安公路學院畢業(ye) ,現為(wei) 宇通集團負責質量工作的最高"執行官"。
進宇通以後一直是做質量工作的嗎?
牛波:是搞產(chan) 品新開發的,後來行政和車間都待過,也幹過銷售。
把宇通的流程走了一遍?
牛波: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做過。
怎麽(me) 評價(jia) 宇通的管理體(ti) 係?
牛波:總體(ti) 上來說,質量這個(ge) 體(ti) 係在國內(nei) 的同行業(ye) 裏,跟我們(men) 公司在行業(ye) 裏麵的位置基本上是匹配的。因為(wei) 宇通這幾年的發展不僅(jin) 僅(jin) 是某一個(ge) 方麵帶動起來的,它其實是一個(ge) 整體(ti) 的發展。
可能有短板,但短板的差距也不會(hui) 非常大。公司的總體(ti) 實力體(ti) 係在行業(ye) 裏麵是一致的,公司在內(nei) 部管理上,一直是齊頭並進的,基本上湯總從(cong) 來都不會(hui) 允許有哪個(ge) 係統拉下去。
如果那個(ge) 係統出現問題,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或者是調整人,或者是調整係統,一定是同步的提升。
在你之前,有過很大的調整嗎?
牛波:以前也有,有的也調整人。但是調整的原因是發展速度慢,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沒有同步,有一些落後。
湯總要求從(cong) 任何環節都要同步,不允許出現滯後,如果出現拖後腿的,大家都來幫助這個(ge) 體(ti) 係提升。當然不光在質量係統,每年都有中層的調整,包括正常的調整。
一個(ge) 普通的質量專(zhuan) 員經常用郵件的形式跟你溝通嗎?
牛波:這是正常的溝通渠道之一。
不同層麵的問題?
牛波:根據我們(men) 的流程,流程解決(jue) 不了,在流程裏麵規定了,什麽(me) 問題到哪一級,大家按這個(ge) 流程走。
問:在前兩(liang) 級的領導上解決(jue) 不了問題,可以到你這兒(er) 嗎?
牛波:可以,可以跨級解決(jue) 。我們(men) 的流程也就約定了,如果上報的時候,沒有解決(jue) ,你就可以跨級,目的就是要解決(jue) 問題。
有一天,質量內(nei) 檢員說:有一個(ge) 小問題需要我現場去看一下,發現有一部分技術職能需調整,通過現場處理把問題解決(jue) 掉,有時候開通一些便利的渠道。現在宇通的技術實力在行業(ye) 裏麵還是率先的,因為(wei) 現在有一些行業(ye) 標準也是我們(men) 參與(yu) 的。而且我們(men) 是國家技術中心,還有博士後的工作站,還有實驗中心,他們(men)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已經基本上差不多了。如果是我們(men) 解決(jue) 不了的,一般都是同行業(ye) 的問題了。
康小紅與(yu) 牛波,一個(ge) 是宇通最小的質檢員,一個(ge) 是宇通最大的質量執行官,一個(ge) 是管具體(ti) 執行標準,一個(ge) 是管宇通宏觀技術標準,兩(liang) 者有所不同,但是核心是一樣的,於(yu) 是有人問:最大的和最小的是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嗎?回答是肯定的,正在走出國門的宇通,亟需這樣的最大和最小的平衡關(guan) 係,更需要在一個(ge) 共同和諧發展和中國製造的大前提下,盡力縮小這種最大和最小的關(guan) 係,於(yu) 是我們(men) 就會(hui) 體(ti) 驗到,宇通最大和最小是與(yu) 宇通的兩(liang) 個(ge) "早"分不開的,在它的背後都滲透著湯玉祥本人對宇通整體(ti) 發展的平衡性認識,從(cong) 過去的多元化到現在的客車出口精準道路,都體(ti) 現了宇通作為(wei) 國家創新的一個(ge) 新的試點基地的率先作用,這樣的宇通無不彰顯著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力量,這種健康的經濟秩序發展不僅(jin) 僅(jin) 再是單一的奪取市場份額,而是從(cong) 管理競爭(zheng) 中獲取最大的利潤。宇通客車獲得國家免驗的背後經驗再一次告訴我們(m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