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宇通客車每年要搭載乘客45億(yi) 人次,行駛裏程累計超過120億(yi) 公裏,相當於(yu) 繞地球30萬(wan) 圈。這是一個(ge) 怎樣的概念?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湯玉祥在為(wei) 這串數字做出“解讀”時認為(wei) :“正是通過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推動宇通從(cong) 一個(ge) 普通小廠發展成為(wei) 國內(nei) 工業(ye) 企業(ye) 500強的一員。”
“4%”投入撬起“50%”增長
“自主創新”讓宇通掘得了第一桶金。1994年,宇通首創的臥鋪客車,不僅(jin) 改變了公路長途客運的運營方式,還在全國客車行業(ye) 整體(ti) 銷量下降11%的背景下,自己的銷量飆升了98%。
宇通深知:“隻有技術領先才能領先行業(ye) 。”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wei) 基礎、博士後工作站為(wei) 依托,宇通建立起規劃、開發、技術、工藝、試製一體(ti) 化的技術創新管理體(ti) 係,不僅(jin) 迅速擴展著產(chan) 品領域,還承擔了10多個(ge) 具有國際水平的客車研究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在產(chan) 品開發中得到應用,為(wei) 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提供了有力保證。
“我們(men) 研發部門每年的費用開支都在2億(yi) 元以上,占銷售額的4%左右。”宇通總工程師韓軍(jun) 稱。
正是這4%的科研投入,撬起了連續10年50%的增長速度。目前,新產(chan) 品對宇通的貢獻率高達60%,遠高於(yu) 國內(nei) 平均水平;其所用底盤也從(cong) 外購為(wei) 主到自製為(wei) 主,邁出了從(cong) “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關(guan) 鍵一步。
與(yu) 戰鬥機共用設計軟件
“過去每生產(chan) 出來一台樣車,都要對它不斷地敲敲打打,靠經驗把樣車進一步完善後才能投入規模生產(chan) 。”韓軍(jun) 告訴記者:“現在,我們(men) 用設計飛機的軟件設計汽車。”
宇通使用的產(chan) 品設計軟件名叫CATIAV5,由法國達索飛機公司開發,該軟件以設計“幻影”戰鬥機而著名。2004年宇通首次用這種三維軟件設計出電子樣車,在業(ye) 界引起轟動。電子樣車設計在CATIAV5環境中進行,技術人員在係統中進行虛擬組裝,可以提前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從(cong) 而大大縮短了產(chan) 品開發周期,使客車總成的匹配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
先進的設計軟件使技術創新如虎添翼,目前,宇通已形成涵蓋6米至18米的產(chan) 品類型,從(cong) 10萬(wan) 元到近300萬(wan) 元價(jia) 格的完整產(chan) 品鏈,並成功完成了從(cong) “鄉(xiang) 土氣息”向“時代氣息”的嬗變。
自主創新能力是民族客車企業(ye) 一道真正的防線——這是宇通的信念。據悉,宇通對三維設計軟件的應用水平,超過了它的合作夥(huo) 伴——德國著名的MAN客車公司;而宇通在海外市場的競爭(zheng) 對手,則往往是“沃爾沃”等跨國巨頭。去年,宇通出口的單車均價(jia) 在50萬(wan) 元以上,是真正意義(yi) 上的中高檔客車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