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蘇州市的寒山寺附近采訪,不由人不想起唐朝人張繼《楓橋夜泊》的佳句來。
又因為(wei) 此次采訪的對象是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所以對《楓橋夜泊》有了一絲(si) 新的理解。昔日的張繼首先是在旅途中,由於(yu) 古時候的交通落後,他在大運河上坐船不知走了多久仍未到達目的地,又逢黃昏時節不得不停下來,此時的幾聲烏(wu) 嘀,對麵的幾盞漁火和不時從(cong) 寺裏傳(chuan) 來的清冷的鍾聲,使張繼的無奈心情達到了及至,於(yu) 是發出了一番感慨來。今日的蘇州客運交通怎麽(me) 樣了?蘇運集團的副總經理袁雪明於(yu) 4月20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隨著蘇州市的高速發展,"蘇運"的本身發展如何?
袁雪明: 1949年8月的創建的"公營蘇南汽車運輸公司",經過幾十年風風雨雨,於(yu) 2001年3
月改製為(wei) 蘇州汽車客運有限公司,2004年4月成立了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蘇運")。自2005年底"蘇運"下有9個(ge) 分公司,22個(ge) 子公司和四個(ge) 參股企業(ye) ,擁有總資產(chan) 15.12億(yi) 元,員工6000名,年總產(chan) 值8.8億(yi) 元。其中運輸收入6.5億(yi) 元。擁有營運客車2812台、650條客運線,通達省內(nei) 及北京、上海、湖北、廣東(dong) 等16個(ge) 省市。九個(ge) 一、二級客運站,日發班車4000多班次,日均發送旅客75000人次,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公路骨幹企業(ye) ,是蘇州市公路客運的主導型企業(ye) 。
記者:蘇運在使用的客車車輛有什麽(me) 特點?
袁雪明:蘇州地處長江下遊,東(dong) 臨(lin) 上海、西連無錫、南接浙江,北與(yu) 南通隔江相望是一個(ge) 風景秀麗(li) ,交通便捷,經濟發達的曆史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就是特指蘇州市,所以來蘇州旅遊的中外賓客絡繹不絕,加上當地的群眾(zhong) 收入較高,因此,蘇州市的客運車輛80%以上都是中高級客車,20多座的小中巴類型已經淘汰,跑縣級市的客車都是30萬(wan) 元以上的車輛,100多萬(wan) 以上的高檔車也比較多。
記者:聽說蘇運在選購車輛門坎較高,還有"合格供方目錄"?
袁雪明:所謂的門坎,就是我們(men) 選車購車標準與(yu) 規範的手續。為(wei) 了對蘇州市的客運市場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管理,選車購車就成了首要要解決(jue) 的問題。我們(men) 從(cong) 2002年起,逐步製定並完善了選車購車的規定,並匯編成"合格供方目錄"。我們(men) 根據全國生產(chan) 客車廠家的情況進行篩選,然後列入"合格供方目錄"。購車單位要購車,首要條件是上了"合格供方目錄"的可以申請,目錄沒有的就免談。
記者:是否上了你們(men) 的"合格供方目錄"就能把車賣給您們(men) ?
袁雪明:不絕對是。我們(men) 目前"合格供方目錄"中有10家生產(chan) 車的企業(ye) ,但是主要的合作對象隻有三、四家,不在目錄的不談,在目錄的還要優(you) 中選優(you) 。
記者:聽說各分公司的購車報告,在您們(men) 批準後並不讓他們(men) 直接購車?
袁雪明:是的。我們(men) 公司所有的單位購車時,在例行完了嚴(yan) 格的購車手續後,就把購車的任務交給"亞(ya) 飛"汽車專(zhuan) 賣蘇州連鎖店,由"亞(ya) 飛"進入購車的程序中,要購車的公司從(cong) "亞(ya) 飛"手上提車就行。
記者: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麽(me) 呢?
袁雪明:規範購車行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事情讓專(zhuan) 門的機構去做,效率高,價(jia) 格上更合算。還能防止在購車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和諧現象。
記者:您們(men) 在新舊客車置換方麵作的很突出,能說說為(wei) 什麽(me) 嗎?
袁雪明:主要原因是算帳後覺得很劃得來。比如:一台60萬(wan) 元的新車,4年後的折舊率達到40萬(wan) 元,在4年中它的千車公裏耗材會(hui) 控製在80元左右,但是國產(chan) 車的底盤及主要大部件,在4年後就會(hui) 進入高耗材期,千車公裏耗材就會(hui) 遠遠超過80元,進入難控製時期,這時車輛的成本就會(hui) 日漸增高,還有不安全的因素增大,所以等它完全報廢後再換新車,就不如在進入高耗材期時進行換新。
記者:以舊車置還新車自己合算,對於(yu) 客車廠家又如何呢?
袁雪明:做的好是雙盈的。如果生產(chan) 廠家能適應這一新的買(mai) 賣車的趨勢,及時建立完善起二級車交易市場的話,舊車很快就會(hui) 出手。就算在此時廠家虧(kui) 了一些,但是大多使用4-5年的車換新車時必然需要更高一檔的車,而更高一檔的車價(jia) 會(hui) 高,附加值會(hui) 大,前邊的損失會(hui) 在後邊得到一些補償(chang) ,更重要的是生產(chan) 廠家繼續占領和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市場,而且是無需追加如廣告、公關(guan) 等費用,所以說是雙盈的。
記者:目前在您們(men) 擁有的公路客車中,哪個(ge) 品牌的車占主導地位?
袁雪明:我給你一組截止2005年底的統計數字:宇通614台,某某品牌341台,某某品牌407台。很明顯,在公路客運中,宇通的車占主導地位,特別是我們(men) 的吳江分公司的400多台車,幾乎全是宇通車。
記者:為(wei) 什麽(me) 對宇通車特別關(guan) 愛呢?
袁雪明:說不上特別關(guan) 愛,我們(men) 是從(cong) 我們(men) 的利益出發,又經過了嚴(yan) 格的程序采購的。從(cong) 2002年大批量購買(mai) 宇通車運營4年多,宇通車的"耐用"已經被證實。比如和其它品牌相比,同樣的大小,同樣的座位,但是宇通車單車就重450多公斤,這多出來的近一噸的重量從(cong) 哪裏來?是從(cong) 底盤等主要大部件的材料中來的,用的材料質量好,尺寸足。宇通車的耐用是由材料和技術來支撐的。
袁雪明副總經理好不掩飾的說:"宇通這些年的發展是靠實力坐上中國客車行業(ye) 第一品牌交椅的,對此我們(men) 很欣賞。"

蘇運副總經理袁雪明正在接受記者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