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綜合首頁...必威betway官网网页登录快報 
什麽(me) 是國際化 宇通第二筆客車出口大單帶來的思考
陳靜儀(yi)

  
  數天前,中國的客車企業(ye) 與(yu) 來自45個(ge) 國家的500多名專(zhuan) 業(ye) 參觀者齊聚黃浦江畔的上海,在名為(wei) “2006年世界客車博覽會(hui) 亞(ya) 洲展”上“比試產(chan) 品”、“激蕩思想”。也許是展覽會(hui) 具有國際背景,也許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客車深感興(xing) 趣……“國際化”成為(wei) 本次展會(hui) 上最重要的語境。

  “我越來越強烈感覺到中國客車正在影響世界客車的格局,‘世界客車看中國’已毫無懸念,隻是進程問題。”世界客車聯盟主席LUC上海展期間所說的話語更激發了中國客車企業(ye) 內(nei) 心深處的“國際化”情結。

  然而,同是中國“國際化”語境,我們(men) 還聽到了另一個(ge) 聲音:“我們(men) 隻知道中國產(chan) 品,卻不認識中國的公司。”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莫裏斯和蒙代爾一次對“中國製造”的問診,提出了中國企業(ye) 國際化路徑更深層次的問題。

  2005年,我國客車出口6439輛,同比增長34.59%,出口金額1.96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42.69%,出口國達幾十個(ge) 國家。數據的顯示無疑是振奮的,在所有中國汽車類產(chan) 品出口中,客車出口占世界市場份額最大;出口產(chan) 品結構更趨高附價(jia) 值。

  在客車出口的大好形勢前,很多企業(ye) 喊出了“國際化”的口號。但是,僅(jin) 憑產(chan) 品出口到海外,是否就能成為(wei) “國際化”,這是值得商榷的事情。正如經濟大師納什所說:“中國產(chan) 品很有優(you) 勢,但我們(men) 並不知道是那家公司生產(chan) 的,我想中國的公司更應努力建立更多的國際聲譽。”

  回到“國際化”命題,我們(men) 看到這樣一些事實,一些企業(ye) 關(guan) 心的是把東(dong) 西造出來,隻要能賣出去,就大功告成。撒芝麻式的十幾輛、幾十輛客車出口連售後服務都成問題,何來國際化?不同牌子的客車“一鍋粥”式的擠在一個(ge) 國家,人們(men) 的認識也隻能是“中國製造”。

  如何解析大師們(men) 所提出的命題,如何讓世界認識中國的公司,宇通的做法或許是個(ge) 啟迪。

  近日,有消息傳(chuan) 來,宇通向伊朗出口1000輛大單中的500輛客車已在天津港裝船,準備運往伊朗,這是宇通向古巴交付1000多輛客車後,完成交付的又一批客車出口任務。如果說,宇通客車出口古巴創造了中國客車出口第一大單純屬偶然。那麽(me) ,此後向伊朗出口的又一筆大單恐怕就不是偶然所能解釋的。

  中國要向世界輸出產(chan) 品,更要向世界輸出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第二點尤為(wei) 重要,它是中國強大的實質。什麽(me) 是國際競爭(zheng) 力企業(ye) ?經濟大師莫裏斯有一注解:比如可口可樂(le) 、微軟等,他們(men) 在全球擁有自己的品牌、成熟的產(chan) 品和穩定的市場。

  對此,宇通董事長湯玉祥認為(wei) :國際競爭(zheng) 力首先要求企業(ye) 在本土最具競爭(zheng) 力,本土有了穩定市場,才能說國際化。國際化要分步驟、有節奏,要與(yu) 國內(nei) 的市場一樣做。如果你在技術和管理上與(yu) 國外還存在很大差距,提國際化是可笑的,提國際競爭(zheng) 力更是癡人說夢。

  宇通的海外戰略是打一個(ge) 市場就要站穩一個(ge) 市場,“兵馬”未動,市場調研、配件中心、售後服務等“糧草”要先動起來。中國客車第一品牌及對當地市場的理解和“紮根”的形象,使宇通再一次接到海外大單。古巴的訂單創當年古巴客車交易額的97%以上,伊朗的大單則占其客車市場份額的25%。

  當有了越來越多這樣的大單,企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才有了可能。因為(wei) ,你的產(chan) 品在這一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中有了影響,你已與(yu) 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聯係在一起,一提到客車就會(hui) 想到宇通,就像當年的桑塔納成為(wei) 轎車的代名詞。

  3月18日,古巴交通部長PASO先生在宇通第1000輛客車的交付現場說:“第一批宇通客車在古巴已投入使用,對古巴人民是一件非常激動的事。目前已經有1000萬(wan) 乘客乘坐了宇通客車,運營情況非常好。”而古巴總理卡斯特羅在哈瓦那會(hui) 見湯玉祥時,見麵的第一句話是:“宇通客車在古巴很好。”

  如此,你能不說古巴人已通過客車認識了宇通?你能不說宇通的品牌已開始在這些國家建立?

  國家鼓勵企業(ye) 走國際化道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能馳騁於(yu) 本土和海外兩(liang) 種資源和市場間的企業(ye) 才具發展的可持續性,這樣的企業(ye) 越多國家的競爭(zheng) 力越強。但國際化絕不是政治口號,它是一種信譽,一種對自己產(chan) 品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