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車博覽會(hui) 亞(ya) 洲展會(hui) "的腳步漸近,這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客車企業(ye) 的盛會(hui) ,是眾(zhong) 多客車企業(ye) 集中展示自身的時刻,今年更是引人注目,在博覽會(hui) 還處於(yu) 計劃之中時,客車廠家們(men) 便先後亮出了各自的底牌,從(cong) 多個(ge) 角度進行充分的傳(chuan) 播和表現。博覽會(hui) 是傳(chuan) 達企業(ye) 形象和品牌定位的最佳方式,許多企業(ye) 不僅(jin) 僅(jin) 將博覽會(hui) 當作是一次展示客車產(chan) 品的機會(hui) ,還將之當作一次集中展示品牌形象的機遇。
以行業(ye) 新秀、自主創新著稱的中大汽車今年仍將是博覽會(hui) 的主角之一,自2003年中大提出"引領客車新時代"的口號以來,中大汽車一直創意不斷,今年同樣也不例外,即將於(yu) 3月28日舉(ju) 行的博覽會(hui) 上,中大汽車將推出包括中大A9超豪華客車在內(nei) 的7款自主研發的豪華客車,與(yu) 三龍二通等行業(ye) 領先企業(ye) 一起聚集上海灘。
據悉,此次中大汽車傾(qing) 情上海灘,除了例行地參加展覽外,還將強勢進一步延展2005年提出的"因愛,誌在四方"的品牌核心理念,這將是國產(chan) 客車在品牌上第一次將"愛"界定為(wei) 品牌內(nei) 涵,無怪乎中大汽車近段時期常常被外國客商盛讚為(wei) "中國心靈"。
隨著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圓滿謝幕,自主創新成為(wei) 舉(ju) 國焦點,中國客車業(ye) 的民族情節也應勢而生,愈演愈強。中大汽車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在強化人性化的品牌理念之後,中大汽車又開始悄悄啟動獨樹一幟的"中國心靈"品牌運動。在民族工業(ye) 自主品牌呼聲漸高的今天,"自主創新"成了一個(ge) 時髦的詞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WTO以來,"地球村"的曆史進程開始提速,民族客車業(ye) 一方麵接受來自西方世界的新觀念、新技術的影響,另一方麵也在積極運用自己的優(you) 勢資源進行自主創新。我們(men) 姑且不去深究"自主創新"背後包含的民族情結,光從(cong) 創新的本質上去說,民族客車業(ye) 在"自主創新"的震天口號之下,在實際行動上似乎乏善可陳。對於(yu) 國際化品牌戰略,有人曾指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筆者深以為(wei) 然。然而在翻閱了所有的客車企業(ye) 網站、包括行業(ye) 媒體(ti) 之後,筆者也得出結論:國產(chan) 客車幾乎沒有真正純粹的民族特色品牌。即便有一些車型在創新上略有新意也最終難逃西方"工具理性",我們(men) 的民族品牌在塑造過程中過多的烙上了濃厚的西方色彩。
中大汽車以其民營企業(ye) 的身份進入客車行業(ye) ,在行業(ye) 內(nei) 進行了不斷的創新,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外關(guan) 注的焦點之一。近日,為(wei) 了進一步強化品牌的影響力,中大汽車在央視一套、二套投放了品牌篇,打出了"創新,引領潮流""因愛,誌在四方"的品牌傳(chuan) 播口號。因為(wei) 中大的自主創新是以產(chan) 品和市場為(wei) 中心的,可以說目前為(wei) 止,在國產(chan) 客車中,中大A9是筆者見過的最具個(ge) 性的創新典型,在央視廣告片中中大汽車提出"創新"並不為(wei) 過。這支廣告片對筆者的震撼,還遠不止上述的"創新"那麽(me) 簡單,更重要的來自於(yu) 中大汽車對"愛"這一人性化概念的引入。這麽(me) 多年來,在客車製造業(ye) 中,我們(men) 很難發現一絲(si) 人性化的氣息,中大汽車提出"愛"的品牌核心,必定是建立在對客戶、乘客、自然環境等多方麵關(guan) 注的基礎上的,是一番深思熟慮的結果。
應該說,國產(chan) 客車麵臨(lin) 的形勢並不樂(le) 觀。國際化的竟爭(zheng) 不斷加劇,我們(men) 的民族工業(ye) 勢必會(hui) 滑入到更大的競爭(zheng) 泥沼之中,難以自拔。我們(men) 總不至於(yu) 永遠用低成本的腔調去"以資源換市場",從(cong) 長遠來看,這是非常不利於(yu) 民族汽車工業(ye) 發展的頑疾。因此,我們(men) 必須盡早地轉變觀念,擺脫"以資源換市場"的發展誤區。在產(chan) 品差異化的層麵上尋求突破口,以使國產(chan) 客車盡早地和國際品牌站在同樣地高度,去應對世界市場。這就為(wei) 我們(men) 提出了一個(ge) 具有現實意義(yi) 的課題,即如何才能夠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打出我們(men) 的民族品牌?在這樣的深度思考之下,中大汽車決(jue) 心提出"因愛,誌在四方"的品牌核心理念,並進行深度演繹,用"中國心靈"去塑造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國客車。
目前,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市場和管理上,國產(chan) 客車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盡管仍然存在一些局部欠缺,但不會(hui) 影響整個(ge) 大局,技術可以引進、市場可以開拓、管理可以強化,然而精神層麵上的優(you) 勢是無法通過引進、開拓和強化來獲得的,與(yu) 硬件上的優(you) 勢相比,軟件上的創新顯得更為(wei) 重要,我們(men) 與(yu) VOLVO等國際品牌相比,缺少的正是精神內(nei) 涵上的優(you) 勢。說到底就是我們(men) 的國產(chan) 客車品牌缺少的是一顆走向世界的"中國心靈"。筆者考察了一些國內(nei) 客車企業(ye) ,更多的企業(ye) 仍然局限於(yu)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些品牌理念,顯得有些幼稚和茫然。中大汽車在業(ye) 內(nei) 一直以"創新"而聞名,筆者以為(wei) ,此次中大汽車打出"因愛,誌在四方"的品牌口號,必定有一番深意。首先,作為(wei) 率先在品牌中注入人性化元素的客車企業(ye) ,已經凸顯出其在業(ye) 內(nei) 的先鋒地位;其次,作為(wei) 同樣積極發展出口業(ye) 務的中大汽車,在國際客車市場上,也是第一個(ge) 率先將"中國心靈"帶給世界的企業(ye) 。國產(chan) 客車需要走向世界,但僅(jin) 靠中大汽車獨撐"中國心靈"還不夠,需要越來越多的中國心靈,來一起撐起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市場的重任。
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中,雖然我們(men) 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車生產(chan) 和出口大國,但從(cong) 單一的客車企業(ye) 著手分析,我們(men) 將會(hui) 發現,這種"世界第一"總量的背後,各客車企業(ye) 的處境並不輕鬆,零碎、散亂(luan) 是我國客車出口的通病。僧多粥少,是我國客車企業(ye) 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加上一些相對比較強勢的客車企業(ye) 攔路狙擊,弱勢客車企業(ye) 幾乎沒有任何機會(hui) 。2005年在國內(nei) 客車市場普遍走低的背景下,以宇通、金龍、中大等企業(ye) 為(wei) 首的強勢品牌卻能逆勢上揚,就是很好的例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大汽車2005年大型客車同比上升了87%,為(wei) 國內(nei) 客車行業(ye) 增長最快的企業(ye) 之一,中大汽車的成功之路與(yu) 宇通客車、廈門金龍等企業(ye) 有著明顯的不同,那就是速度。2005年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數據,中大品牌資產(chan) 已經由2004年的41.54億(yi) 元升至55.08億(yi) 元,躍居客車行業(ye) 前三甲,這一品牌價(jia) 值的極速成長讓人出乎意料,根據權威部門公布的客車行業(ye) 的產(chan) 銷量來看,中大汽車似乎並沒有什麽(me) 特別明顯的優(you) 勢。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筆者發現,中大汽車自2002年收購中威客車開始,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進入客車界,在短短的三年中,中大汽車就已過五關(guan) 斬六將,品牌價(jia) 值已赫然躋身行業(ye) 前三。如此巨大的品牌價(jia) 值不得不引起我們(men) 關(guan) 於(yu) 品牌內(nei) 涵中"中國心靈"的思考。
根據中大汽車在其品牌內(nei) 涵上的創新力和發展潛力來推斷,中大汽車目前的品牌價(jia) 值仍遠未達到理想的頂峰。中國企業(ye) 家們(men) 長久以來一直在呼籲的一個(ge) 公共精神就是"振興(xing) 民族工業(ye) ",如果中國在"十一五"規劃中關(guan) 於(yu)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目標能夠實現的話,首先必須在"振興(xing) 民族工業(ye) "這個(ge) 命題上深入研究,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來。毋庸置疑,"愛"是我們(men) 民族的靈魂,"愛"是我們(men) 的核心,在這方麵,中大汽車"因愛,誌在四方"品牌理念的提出,為(wei) 客車界樹立了一個(ge) 很好的範本,已經醒目地在世界汽車工業(ye) 發展大背景下,為(wei) 我們(men) 泱泱五千年的文明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心靈"。在一窩蜂式地出口風潮中,我們(men) 更應該注重"中國心靈"之於(yu) 決(jue) 勝世界市場的重要意義(y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