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煤氣生產(chan) 過程中的副產(chan) 品 ——二甲醚,明年將出現在上海公交車的新版“食譜”上。在昨天市科協主辦的“工程技術對生態及社會(hui) 的影響”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上,上海交大燃燒與(yu) 環境技術中心主任黃震教授透露:全國首輛二甲醚公交樣車將於(yu) 明年初在滬問世。這意味著,申城市民將幸運地成為(wei) 這種新型燃料公交車的首批乘客。
常溫常壓下,二甲醚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ti) 。隻需五個(ge) 大氣壓,它就輕鬆 “變身”為(wei) 與(yu) 液化石油氣相似的液體(ti) ,易於(yu) 儲(chu) 存和輸運。由於(yu) 其具有優(you) 良的壓縮性,燃燒後完全沒有黑煙,科研人員萌發了將它作為(wei) 汽車“口糧”的設想。
1997年,上海交大燃燒與(yu) 環境技術中心著手研製二甲醚發動機,實現了發動機的無碳煙排放,並使氮氧化物的排放大幅降低,由此獲得三項發明專(zhuan) 利。在國家科技部“清潔汽車行動計劃”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交大、上海汽車工業(ye) 總公司、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焦化廠正在聯合開發二甲醚燃料城市公交汽車,計劃於(yu) 後年建立一支示範車隊。
與此同時,二甲醚的製備工藝日趨成熟。目前,國際上二甲醚的生產成本僅為柴油的 84%,汽油的45%。在我國,一個年產3萬噸二甲醚的裝置已於去年底在山東投產;再過3到5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二甲醚生產線也將在內蒙古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