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網絡資訊  
 
 
公交車也應該交養(yang) 路費和客運附加費
吳華國

  
   在城市不斷擴大,城鄉(xiang) 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出行困難的人們(men) 越來越感到需要有更為(wei) 發達的公共交通體(ti) 係作支撐。然而又是什麽(me) 因素攔住了城市公共汽車開進縣鄉(xiang) 以及其他運輸實體(ti) 進入公交領域呢? 從(cong) 發生在江西等省市的幾個(ge) 案例不難看出,公交車跨路運行不交規費的“免費午餐”,正成為(wei) 城鄉(xiang) 交通一體(ti) 化進程的一道體(ti) 製性障礙。

  不交養(yang) 路費意味著什麽(me) ?

  在城鄉(xiang) 嚴(yan) 格分割的舊體(ti) 製下,城市公交車的確不需要交養(yang) 路費,這不僅(jin) 因為(wei) 它是大眾(zhong) 交通工具,更因為(wei) 它壓根兒(er) 就沒走交通部門修的公路。因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務院頒布的294號令——《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和交通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公路養(yang) 路費征收管理規定》都明確規定,在本市城建部門修建和養(yang) 護管理的市區街道固定線路上行駛,且屬城建部門的公共汽車、電車可免征公路規費。

  但近年來,隨著城鄉(xiang) 交通一體(ti) 化進程加快,各地城市公交紛紛越過城建部門管轄的街道,不斷開辟通往周邊縣、鄉(xiang) 、村的運營線路,這些車輛跨行在由交通部門建設、養(yang) 護的公路上卻又拒繳公路規費,這不僅(jin) 直接導致全國縣城以上公路建設資金的流失,還引發了征繳秩序的混亂(luan) 和運輸市場不平等競爭(zheng) 等一係列新的矛盾。

  以江西省為(wei) 例,在省會(hui) 南昌,按本市新的城市規劃,到2010年,城區麵積和人口都將實現翻番。據此,南昌市公交公司迅速擴大其營運範圍,把公交車開通到周邊縣的鄉(xiang) 村,全市突破原城建部門管理的城區街道範圍的公交線路已達29條,車輛451輛。稽征部門據此測算,南昌市公交車因跨路行駛一年流失的公路規費為(wei) 1096萬(wan) 元。

  同樣是從(cong) 事客運,行駛在同一區段,因公交公司的車輛不交規費,就使其他正常繳納規費的運輸公司處於(yu) 不平等競爭(zheng) 地位,危及長年從(cong) 事市、縣、鄉(xiang) 公路客運企業(ye) 的生存。經營城鄉(xiang) 短途客運為(wei) 主的南昌市青山客運公司,擁有客車16輛,每年上繳的公路規費、客運附加費達38萬(wan) 元,公司運營狀況良好,但自從(cong) 市公交公司去年開通此線後,由於(yu) 其“免交規費”,一下子就把這家公路客運公司擠垮了,司乘人員麵臨(lin) 下崗。

  目前已有江西省長途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縣遠平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及南昌市郊縣10家公路客運公司多次聯名向省、市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上書(shu) ,要求對行駛在城鄉(xiang) 同一區段的公交車按同一政策征繳規費。

  法庭緣何難解拒繳難題?

  近年來公交車跨路營運卻拒繳規費已成為(wei) 全國性問題,征繳雙方矛盾衝(chong) 突接連不斷,因此而訴諸法庭的事在江蘇、河南、湖南諸省均有發生。今年江西省稽征係統就先後兩(liang) 次將一些長年拒繳公路規費的公交公司訴上了法庭,但問題並未因此而解決(jue) 。

  事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部委政策的不一致性和城鄉(xiang) 界線日益模糊是問題複雜化的主要原因。如南昌市公交公司總經理王立提出,公共交通屬“公共設施服務業(ye) ”,而不屬於(yu) “公路運輸業(ye) ”,公交車輛目前承擔了成人上班、孩子上學的優(you) 惠月票和老人、軍(jun) 人免票乘車等公益責任,因此不適用於(yu) 交通部等四部委下發的關(guan) 於(yu) 規費征繳的文件精神,而適用於(yu) 建設部下發的“關(guan) 於(yu) 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若幹規定”,即城市公交在市轄範圍內(nei) 經營客運業(ye) 務,原則上應免交交通建設基金和客運附加費。而至於(yu) 跨越公路運營,他認為(wei) 這是城市不斷擴大和城鄉(xiang) 經濟一體(ti) 化的實際需要。

  江西省稽征部門則認為(wei) ,交通部等四部委發布的《公路養(yang) 路費征收管理規定》適用於(yu) 所有上路車輛,判斷是否要繳公路規費的標準隻有兩(liang) 條,一是所屬交通工具是否使用了交通部門建設、維護的公路;二是所屬交通工具是否具有盈利性。事實上,不僅(jin) 跨路公交,就是城區公交目前也大都為(wei) 盈利性經營。

  怎樣征收才更有益於(yu) 百姓出行?

  在征繳雙方爭(zheng) 執不下的時候,專(zhuan) 家們(men) 從(cong) 如何做才更有益於(yu) 百姓出行的角度找出了矛盾雙方新的結合點。

  江西省公路協會(hui) 高級經濟師郭福分析說,公交車不交規費對公共交通的發展壯大看似有益,其實有害。因為(wei) 這筆數額巨大的資金常常以各種形式轉化為(wei) 部門、個(ge) 人收益,而對公共交通事業(ye) 本身來說,實際上成為(wei) 一種無形的“失血”。

  江西長途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肖部長認為(wei) ,公交公司與(yu) 公共交通之間並不能完全劃等號,給公交公司免交規費意味著“特權”與(yu) “壟斷”,其結果隻能有損於(yu) 公共交通事業(ye) 本身。他說,南昌是全國有名的“火爐”城市,但因為(wei) 壟斷經營,全市幾十條公交線上目前僅(jin) 有一條線路開行了空調車輛。因為(wei) 規費“門檻”,其他有實力的運輸企業(ye) 想介入也難,最後遭罪的還是廣大市民。

  同樣的話題在湖南省公路學會(hui) 也成為(wei) 討論的熱點。他們(men) 認為(wei) ,從(cong) 城鄉(xiang) 統籌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我國要大力實施城市公交優(you) 先發展和城鄉(xiang) 交通一體(ti) 化戰略,而這一切有賴於(yu) 公益事業(ye) 市場化、投資主體(ti) 多元化及競爭(zheng) 環境公平化。

  因此他們(men) 建議,可由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牽頭,協調交通及城建部門抓緊研究新的規費征繳政策,使正在製訂的全國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辦法與(yu) 今年7月頒布實施的全國道路運輸條例不再出現“兩(liang) 張皮”現象。

  在具體(ti) 操作上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ge) 環節:對城、鄉(xiang) 客運車輛全麵征收客運附加費和養(yang) 路費。據測算,一個(ge) 中等省份擁有的城市客運座位約為(wei) 12萬(wan) 個(ge) ,如全麵開征規費,一個(ge) 省一年就可增收交通建設基金1億(yi) 元以上。統一征收後調整現行規費分配使用辦法,即從(cong) 所收規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yu) 城市道路建設和城市公交車輛公益部分補貼,使現有城市公交體(ti) 係不因規費征繳削弱。建立統分結合的公共交通運營新體(ti) 製。即對線路、運力等實行統一規劃,避免當前公路客運和城市客運在站、點、場、線布局方麵存在的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而對目前鐵板一塊的公共交通運營主體(ti) 打破壟斷,實現投入多元化和公平競爭(z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