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輛車離本站還有0.4公裏,1分鍾內(nei) 到達。”在公交56路淩雲(yun) 路站上,首次豎立的智能化電子站牌很醒目。可倘若駐足觀察,就會(hui) 發現這些提示或許會(hui) 出現一些時間上的小誤差。采用了GPRS衛星定位係統的“聰明公交”怎麽(me) 會(hui) 出現“輕度智障”症狀呢?記者一番調查後發現,資金困擾絆住了智能交通的手腳。
據悉,這是全國第一個(ge) 集智能調度、導乘指南、來車預告、安全駕駛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城市公交運營信息化係統。公交車在安裝了GPRS係統後,可通過衛星定位與(yu) 電子站牌、調度室電腦終端相聯,不僅(jin) 能給候車乘客提供最新來車信息,還可在到達終點後自動識別車輛號碼並向電子站牌發出調度指令。與(yu) 這種“衛星眼”配套安裝的行駛信息記錄儀(yi) 則堪稱公交車的“黑匣子”,能根據不同路段的限速值,提醒駕駛員不要超速行駛,甚至在車門未關(guan) 緊或停靠站點不到位的情況下,發出聲音警報。統計顯示,安裝“黑匣子”後,超速駕駛行為(wei) 平均下降了87.84%,事故發生頻率平均下降了55.13%。
那麽(me) ,聰明如斯的智能交通係統為(wei) 什麽(me) 不能更精確呢?參加研製該係統的人士表示,安裝投資非常大,如每個(ge) 站牌可顯示12條線路信息,造價(jia) 大約在1萬(wan) 元左右,一條線路安裝成本就是80萬(wan) 元。盡管已和電信談妥了GPRS的優(you) 惠包月價(jia) 格,可是目前還隻能負擔每30秒鍾傳(chuan) 送一次車輛信息,如果碰到擁堵或突發狀況,難免反應不及。最重要的是這種新式武器目前還沒得到應有重視,例如56路想繼續擴大電子站牌的戰果時,站點上的電力來源、安裝位置都麵臨(lin) 著種種困難。電子站牌盡管先進,可倘若沒有如同烽火台一般的接力信息傳(chuan) 送,數據就難免出現誤差。
不過,根據滬上交通智能化規劃,預計到2007年前,1.8萬(wan) 輛公交車將全部實現車輛智能化監控,安上電子站牌。相信通過努力,“聰明公交”將為(wei) 緩解交通擁堵貢獻更多力量,讓市民享受到世界級的公共交通服務。
|